本篇文章1498字,读完约4分钟

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成为许多职业女性的难题。 儿科女医生尤其如此。 目前儿科医生短缺很大,中青年女性成为儿科主力军。 这些女性虽然承担着生育、育儿的责任,但担负着繁重的工作,生育晚、育儿难、压力大等问题尤为突出。

财讯:怎么平衡家庭与事业 儿科女医生心很痛

今年国庆节期间,80天后的急症医生谢乐云坚守儿科岗位

生产碰撞事故

近日,半月谈记者在湖南多家大型医院发现,女医生已成为儿科绝对主力,30多岁的女医生是儿科中流砥柱。 这位女医生经验丰富,正处于事业黄金期,也正处于生育黄金期,是否生孩子成为目前许多儿科女医生烦恼的话题。

33岁的吴丽(化名)是湖南某三甲医院的儿科医生。 她嘲笑自己把最好的时间献给了儿科。 儿科医生太缺了,基本上萝卜都有洞。

湖南省人民医院急诊儿科主任曾赛珍告诉半月谈记者,她32岁时想要的孩子在儿科女医生群体中很常见。 儿科女医生工作繁忙琐碎,一名医生每天要看100多名患儿,在家长的焦虑下儿科容易发生摩擦和纠纷,急诊儿科挑战妊娠女医生。

财讯:怎么平衡家庭与事业 儿科女医生心很痛

曾赛珍所在的急诊儿科有13名医生。 其中11人是女医生,大部分都是30多岁,因冲击生育黄金期而进入黄金期,许多医生决定推迟生育。

深圳市龙岗区第四人民医院儿科主任邓俊彪在儿科工作了30多年。 他说,这几年看到很多女性忙于工作,推迟结婚生孩子,女医生选择一辈子不生孩子。

孩子的陪伴时间少,生下来也不好养育

天黑了,路灯一盏又一盏地亮了。 妈妈,今天说要早点回家的是湖南省儿童医院的女医生詹蓉女儿的留言。 晚上八九点到家成为许多女医生的常态,有突发事件要随时赶到医院,几乎没有时间陪孩子,成为许多儿科女医生的心头之痛。

财讯:怎么平衡家庭与事业 儿科女医生心很痛

曾赛珍在急诊儿科度过了19年。 她喜欢上夜班,白天可以和女儿在一起。

长沙市中心医院儿科女医生危险松青35岁需要孩子。 据说某个冬天,丈夫出差,带着4岁的女儿。 凌晨4点,医院打来电话,说要治疗患有严重心脏病的患儿,随时都有生命危险,需要她马上解决。 松青马上穿上衣服,叫醒熟睡的女儿,告诉妈妈我现在要去上班了。 女儿哭着不让母亲走,危险松青还是冷酷地离开了。

财讯:怎么平衡家庭与事业 儿科女医生心很痛

面对压力,儿科女医生决定离开。 由于人手不足,医院规定女医生必须在怀孕前7个月上夜班、夜班,即使是白班也必须每周工作6天。 考虑到生育问题,最近科里失去了几名儿科女医生。 一位儿科主任说。

在急诊科工作了7年的女医生李小乐(化名)说,怀孕期间上夜班,急救工作环境嘈杂,有一段时间耳鸣和先兆性流产,但之后孩子没能活下来,和家人商量后,离开儿科,先生了孩子。

怀孕后,将面临经济和员工的双重压迫

工作压力和经济压力的双重压迫,使儿科女医生生孩子成为一种奢侈的行为。

今年34岁的儿科医生李惠(化名)怀孕了,但是由于工作原因把预产期推迟到了34岁。 她说:“35岁是高龄产妇,今年还不生孩子,以后生孩子更难了。” 由于低血糖、工作繁忙等原因,她在单位昏倒,在家人的劝说下,她休了产假,但假期月她到手的工资只有2000多元。

财讯:怎么平衡家庭与事业 儿科女医生心很痛

很多儿科医生的收入主要靠绩效工资,看的患者多,收入多,在家休息只能得到基本工资,孕期休假工资就少了。 因为生孩子的费用很大,所以一出生就打算断奶上班。 李老师说。

儿科女医生表示,医院对怀孕女医生更加关怀,可以向产假女医生支付部分绩效工资。

儿科女医生面临生育和就业困境,儿科医生总量不足是主要原因。 现在中国的儿科医生数量至少超过了8万人。

受访医生在源头上、机制上重视儿科医生的培养,越来越多的有条件医学院建议恢复儿科学本科专业学生,推进儿科专业化培养,保证儿科医生队伍的数量、质量,让更多的医学生选择儿科,留在儿科, (记者帅哥)

(刊登在《半月谈》年第21号上)

标题:财讯:怎么平衡家庭与事业 儿科女医生心很痛

地址:http://www.cmguhai.com/cxxw/16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