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03字,读完约3分钟

年4月的第一周,公募基金迎来了三个历史性时刻:一是外资股比限制正式取消,外资在中国设立公募基金企业的股份比例最高达到100%。 二是贝莱德和路博迈提出的公募基金管理企业设立资格批准申请被证监会收到材料三是摩根资管收购取得摩根100%股权比例。

财讯:外资独资基金破冰    公募基金格局四月有变

这意味着外资独资公募基金企业申请新建、收购的通道正式打开,中国本土公募将迎来劲敌。 那么,这些外资巨头的到来,是狼还是鲶鱼?

看热闹。 追溯外资进入内地公募市场的迅速发展史,2002年10月,首家中外合资公募基金企业获准成立,引发了人们对领域来狼的担忧。 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截至今年2月的数据,中国国内128家基金管理企业中,中外合资企业数量达到44家。

财讯:外资独资基金破冰    公募基金格局四月有变

《证券日报》记者观察到,在这18年的过程中,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2002年,中国证监会颁布的《外资参股基金管理企业设立规则》揭开了公募基金对外开放的篇章,同年首次成立中外合资基金管理企业。 此后,qdii、qfii业务不断宣传,本土公募基金企业纷纷成立海外子公司,扩大跨境基金的相互认识,公募基金领域逐渐进入,走出了走出去的第一段旅程。 第二段公开招募的对外开放旅行应该记载在年中。 从2004年开始,我国基金领域对外开放加速推进,双向开放的广度、深度持续升级。 随着年4月1日正式取消外资股比管制的政策落地,外资公开募股市场的第三段之旅也开始了。

财讯:外资独资基金破冰    公募基金格局四月有变

4月1日,公募基金股比限制取消的第一天,贝莱德和路博迈正式向证监会申请设立公募基金企业。 证监会收到申请材料,通过新建的公募基金企业布局,将全球资本管理市场服务蓝图刻在中国的名字上。

4月3日,浦发银行公告称,浦发银行控股上海信托接到摩根资管通知,摩根资产将收购上海信托持有的上投摩根剩余的股份,使持股比例增加到100%,外资独资公募基金正式破冰。

一位基金领域的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说,对于外资进入公开募股市场,国内基金企业表现平平。 虽然目前本土基金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但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中流砥柱。 当然,对外开放加速关键趋势不可逆转,外资控股公司公开募股的到来将为国内基金企业打开新的挑战和机遇之门。

财讯:外资独资基金破冰    公募基金格局四月有变

据统计,目前中国金融业总资产约300万亿元,中国金融领域是个大蛋糕。 在机会面前,许多全球资本管制巨头都在关注中国金融市场的机会,而中国也以欢迎的态度向外资投下了橄榄枝。 基金业协会于年8月对外资私募基金经理在合规经营的基础上,扩大华展业范围,申请开展公开募集基金管理工作表示欢迎。

财讯:外资独资基金破冰    公募基金格局四月有变

立足于整个世界领域的快速发展,中国本土的公募基金还处于起步阶段。 面对国际外资巨头的应战,华泰证券非银拆师沈娟认为,立足于企业治理和评价机制,美国领先的基金治理企业治理机制趋于完善,评价机制趋于长时间化。 我国公募基金企业股东结构相对集中,员工持股、市场化报酬等激励机制尚未全面推进,且考核短期化,未来我国基金企业治理机制也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王思文)

标题:财讯:外资独资基金破冰 公募基金格局四月有变

地址:http://www.cmguhai.com/jjxw/14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