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81字,读完约3分钟

随着监管紧缩资金套利,作为银行存款利器的结构性存款在相关部门几次手规范下,出现了显著降温,收益率也持续下降。 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8月10日公布的监测数据(主要监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7月发行的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平均期限为145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75%,环比下降18个基点,这一收益率连续4个月下降。

从不同类型银行来看,7月国有银行结构性存款平均期限为160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46%,环比下跌6个基点。 股份制银行平均期限为129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4.05%,环比下跌34个基点。 另外,7月份1059只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公布到期收益率,平均期限为115日,平均到期收益率为3.57%,环比下降2个基点,整体呈小幅下降趋势。

财讯:银行结构性存款出现显著“降温” 收益率连续4个月下行

近年来,结构性存款的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和平均到期收益率均呈下降趋势,第一有两个原因:一是受监管影响,部分银行结构性存款的预期最高收益率过高,需要向下修正。 二是受流动性宽松、利差狭窄的影响,银行需要压降结构性存款价格。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解师刘银平对北京商报记者这么说。

结构性存款曾被视为保本理财产品的替代品,成为各大商业银行的存款利器,但也引发了最高、最低预期收益区间过窄等虚假结构产品等混乱。 今年3月,央行发布《关于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将结构性存款留存收益率纳入自律管理,从价格上约束了结构性存款。

今年6月,银保监会窗口指导部分大中型银行,要求到9月30日将结构性存款规模控制在上年末的2/3,量化限制。 6月12日,北京银保监局下发《关于提示结构性存款业务风险的通知》,对辖内银行严格控制业务总量和增速,提出年内结构性存款业务增长过快的银行,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按月降低本行结构性存款规模,年底,总量 他还指出,各银行应加强对购房单位结构性存款资金来源的认识,防止个别公司利用银行获得的低价信贷资金进行做空对冲。

财讯:银行结构性存款出现显著“降温” 收益率连续4个月下行

普益标准研究员杨超表示,监管目标是降低银行债端价格,有效疏通利率传导机制,限制年初以来部分公司利用短债、贷款、票据贴现和结构性存款进行套期保值的现象。

现在监管政策也显示出了效果。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结构性存款规模明显下降,截至6月底,中资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为10.83万亿元,比5月底的11.84万亿元减少1万亿元以上。

在产品发行方面,北京商报记者发现一些银行发行结构性存款产品本月以来降温。 例如,某股份制银行5月发行约80种结构性存款产品后,6月产品发行明显缩小,仅有30只,7月反弹达到60只左右,8月以来发行10多只。

拆船者认为,在监管规范下,结构性存款规模将持续压降,收益率也有下行空间。 杨超表示,结构性存款受政策影响较大,在较强的监管下,预计下半年结构性存款规模将持续压降,直至满足监管目标。 受监管和流动性宽松的影响,未来结构性存款利率也有下行空间。

刘银平也指出,由于监管的硬性要求,未来几个月结构性存款规模将继续缩小,尤其是股份制银行,收益率整体略有下降。 但是,虚假结构性存款存在监管难度,市场诉求强烈,难以彻底杜绝。 (孟凡霞马嫣)

标题:财讯:银行结构性存款出现显著“降温” 收益率连续4个月下行

地址:http://www.cmguhai.com/cxxw/6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