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006字,读完约10分钟

疫情进入后半段,费用券成为社会热词,在国内许多地方被视为拉动经济的重要手段。 截止到今年5月上旬,全国190多个城市发行了190亿元的费用券。 这些票最终没有发挥作用。 对公司和家庭的协助足够准确吗? 要不要在全国范围内宣传? 关于这个热点,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沈艳教授和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要求他们从各自的立场进行分解判断。

财讯:花费券成为社会热词  派发“花费红包”到底有没有用

是付现金还是要票

高渊:在上次采访中,我确定了中国将面临大致率发生的全球经济危机。 与以往几次重大危机相比,这次疫情带来的冲击到底有什么不同?

林毅夫:迄今为止,无论是面对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还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我们都呼吁通过基础设施投资,创造就业,采取保持经济增长的对策。

但是,我认为这次的情况大不相同。 过去的冲击首先是外需急剧下降,但国内的生产和生活没有直接影响,必须应对如何增加国内的诉求,弥补外需的不足。 但是,此次疫情全球暴发,除外需受影响外,我们还采取了封城、社会隔离等措施,影响了国内的诉求面和供给面,影响了城乡,影响了家庭和公司。

财讯:花费券成为社会热词  派发“花费红包”到底有没有用

在这种情况下,用过去应对危机的比较有效的经验,例如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支持基础设施投资,特别是现在的新基础设施不仅可以创造投资诉求,还可以为未来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这样的措施当然还需要。 但是,这些投资从创造就业到提出申诉有一段时间的差距,不足以处理目前的问题。

财讯:花费券成为社会热词  派发“花费红包”到底有没有用

高渊:在你看来,接近火的方法是什么?

林毅夫:现在需要保护公司,保护家庭的措施。 全国就业的80%在民营企业,特别是其中的中小企业,但是现在很多中小企业很困难,在诉求不足的情况下不能工作。

当然方法不少。 保险公司可以延缓五险一金的缴纳和贷款还款、租金减免等。 家人可以发现钱,也可以发行费用券。 对农村的低保户和失业困难群体,给现金和发放失业救济是很有用的,重要的是让他们不要重返贫困。 对城市居民来说,我一直主张发放费用券。 这可以提高家庭费用的可能性,按各地受影响最大的领域设计费用券的采用方向,直接帮助中小企业,可谓一石二鸟。

财讯:花费券成为社会热词  派发“花费红包”到底有没有用

高渊:到底是发现黄金还是发行费用券更有效,业界一直在争论。 疫情过后,为什么有些发达国家选择了发现金,你认为中国应该以发放费用券为首要手段?

林毅夫:确实,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保守的德国,都发现了黄金,出现了超过GDP 10 %的救助计划金额。 但是,中国的情况不同,如果大规模发现黄金,除了少数困难群体外,很可能很快就会购买生活必需品,很多人拿到钱后存入银行,不一定需要花钱,很容易发挥保护家庭和保护公司两方面的效果

财讯:花费券成为社会热词  派发“花费红包”到底有没有用

其实,发行费用券的前提是移动支付的广泛普及,老年人和老年人都可以使用。 在这一点上,中国具有独特的特征,包括海外许多国家、许多发达国家都不具备。 所以从3月开始,我在几个会议上谈了这个想法,但实际上很多地方已经做了。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5月8日,全国共有190多个地市累计发行费用券超过190亿元以上。

财讯:花费券成为社会热词  派发“花费红包”到底有没有用

高渊:这么多地方都发放了费用券,应该判断效果吗?

林毅夫:嗯,应该看理论和实际是否相符。 4月14日,我联系沈艳老师,说你在研究计量经济学,能做出短平速的政策效果判断吗? 沈老师很快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孙昂,第二天组织了一个团队,不到一周就拿出了理论框架。

财讯:花费券成为社会热词  派发“花费红包”到底有没有用

14日晚上,我又给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打电话,得知腾讯也在做平台的费用券,给我们提供一点资料,让我们更好地判断这有中国特色的措施。 马化腾很快同意,腾讯公司建立了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腾讯微信支付的辛建华等员工群体。

财讯:花费券成为社会热词  派发“花费红包”到底有没有用

票到底有用吗?

高渊:根据你的团队研究,现在那些地方政府倾向于发放费用券吗?

沈艳:已经发行的190多个地市,通常具备经济比较发达、第三产业占有率高、自身财力比较强三大特点。 也就是说,不出票是由经济基本面决定的。 而且这三个方面越强,出票的金额就越高。 从总体上看,地方政府基本上是从现实情况出发,比较审查时的走势。

财讯:花费券成为社会热词  派发“花费红包”到底有没有用

高渊:分发费用券的效果好吗?

沈艳:我们的结论是,整体效果很好。

在先行领域,今年3~4月,发行费券领域的支付件数反弹幅度是未发行领域的3.11倍,发行费券领域的支付金额反弹幅度是未发行领域的5.15倍。 关于重新制作区域,开票区的总支付件数比未开票区高4.2个百分点,根据开票支持区所有区域的支付件数的比例推测,开票区的支持区的支付件数约高出开票区的25%。

财讯:花费券成为社会热词  派发“花费红包”到底有没有用

高渊:费用券在那些领域,对那些人最有用?

沈艳:疫情冲击最大的是衣食住行5个领域,今年2月是谷底,如文化旅游和餐饮的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只有疫情前的20%左右。

此次发行费用券最集中于百货商店、餐饮、文化旅游,目前回升最多的也是这三个领域。 地方政府的选择是正确的。 因为这些领域很大程度上依赖网上支出,需要较快的资金周转。 更重要的是,由于费用券起着咯吱咯吱的作用,所以有限的资金不会用于小额券无法撬动的领域,例如房租、不动产等,而是100元以内费用券的杯水车薪。

财讯:花费券成为社会热词  派发“花费红包”到底有没有用

从被撬动的顾客的年龄结构来看,很多人可能认为年轻人是使用网上门票的主力。 我们分解说,中年人可能比年轻人要花更多的钱买票。 例如武汉的数据显示,50岁以上的人的注销订单数比20岁以上的人的群体要多。

高渊:在腾讯的平台上,费用券的发行规模有多大?

司晓:截至5月初,我们在全国约50个城市参与了费用券的发行,总额达到100亿元。 其中5月1日至3日,这三天仅花了9亿元。 另外,在使用券的数量上,中老年人至少相当于年轻人。 其中40岁以上的费用人群,他们用券核销的比例大致为51%。

财讯:花费券成为社会热词  派发“花费红包”到底有没有用

高渊:发费用券这么有效,为什么很多地方不寄呢? 因为这190多个出票城市,与全国2000多个县级市、300多个地级市相比,仍然是个小数字。

沈艳: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是有些地方还在看,看实际是否有用,是否真的能刺激经济。 第二个打算发行,但是如果计算财政支出账户的话,我觉得不会发行。 这是要发生但不发生的事。

高渊:这引出另一个问题。 发行费用券都应该由地方财政填补吗?

司晓:要做大使用券的盘子,必须鼓励和推动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不能只依赖地方政府。 例如,最近上海的五五购物节引进了很多网络平台。 其中有很多拼写、美团、苏宁、蚂蚁。 当然也包括微信支付。 这样的协同效应肯定比只有政府的力量更有效。

财讯:花费券成为社会热词  派发“花费红包”到底有没有用

当然,商家也不是纯粹的慈善行为。 这有商业上的战略。 因为为了在网上招揽客人和更新,本来这些也要投入。 所以,商业力量和政府力量的结合,是更可持续的,也是将这个盘子做大的方向。

是否需要全国性的宣传

高渊:在费用券的发放和采用上,也会听到讨论的意见。 例如,现在发行的基本上是优惠券,而不是优惠券。 例如,买100元可以减少20元。 很多网友半开玩笑,我缺的是100元中的20元吗? 我缺的是八十元。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沈艳:现在发行的费用券,大部分都是7折以上的满减券。 我认为这还是合理的。 既然想刺激费用,人们还是可以拿出自己的钱,更好地帮助中小企业和个体户,带动整个经济流动。 但是,凭我的直觉,七成以上的力量,还有点不够。

财讯:花费券成为社会热词  派发“花费红包”到底有没有用

当然,真正缺少80元低收入者的人,满员券可能没什么用。 这些人现在也有几处发现了代金券,约占总发行券金额的2%。

高渊:如果费用券在线发行,对于有不使用手机数字困难的家庭来说,只有解渴了吗?

沈艳:根据我们的调查,所有出票城市的优先事项都是在线发放的。 这适用于中国数字支付的全球领先地位。 其中,8%的城市有有线支付,但支付额很少。

司晓:现在中国还有大约35%的人没有上网。 我们称之为失联人,全球规模的比例接近50%。 现在,大部分费用券的分发都是通过互联网,特别是移动终端进行的。 没有网络是穷人的基本特征,他们大多没有能力花在网络上。

高渊: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帮助这些网络失联者呢?

司晓:现在,我们希望在各村建立村级公众号,实现村务在线管理。 目前正在建立1.5万个村庄,但比例仍然很低。 然后向村级管理组织发放费用券,当场转换为实体券,在村庄和村庄周边的小店实现购物和非电子化消费,是网上协作的方法。

财讯:花费券成为社会热词  派发“花费红包”到底有没有用

当然,对任何失联者来说,最有效的不是费用券,而是发现黄金和现金券。 我认为在发达地区,应该在城市发电线使用车票,但是在村子里可以找到代金券。

高渊:根据你们的研究,对费用券的后续发行有什么建议?

沈艳:为了保护公司,我建议尽快扩大费用券的发行范围。 对于自身财政实力不足以支撑费用券的地方政府,政府的负债率可以适度上升,或者中央财政转移支付。

为了保护家庭,必须加大对低收入者的定向费用券的发放。 我们的研究小组根据公开报道整理的定向低收入者的费用券总额,还不到1亿元,但这些资金已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此外,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准确确定需要支持的领域和人群,确保费用券的透明性、公正性和效率。 必须正确地确定要保护的家庭和要保护的公司。 另一方面,网络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和互联网招聘能力短期难以提高的低收入群体,可以适当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增加现金转移支付。

财讯:花费券成为社会热词  派发“花费红包”到底有没有用

高渊:像费用券这样的疫情中取得实效的措施,应该从短期的应急措施变成常规化的政策吗?

林毅夫:一般化一点应急的方法好吗? 我认为还是应该具体地拆解具体问题。 例如,正月和生活不同。 急救和扶贫也不一样。

出票扩大费用,以百年一遇的疫情保护家庭、保险公司为急救。 支持困难的人们是拯救贫困。 扶贫的关键是要给他们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让他们有更好地参与市场活动的环境。 其中有老年人、残疾人、因病致贫的困难人群,需要更长时间的救济和保障。

财讯:花费券成为社会热词  派发“花费红包”到底有没有用

目前世界还处于疫情之中,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只能依靠国内。 发行费用券作为中国特有的方法,还是值得在全国宣传的。 但是,全国化和常规化是两个概念,费用券毕竟是应急的方法,是否长时间执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高渊)

标题:财讯:花费券成为社会热词 派发“花费红包”到底有没有用

地址:http://www.cmguhai.com/cxxw/11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