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5字,读完约3分钟

金秋季节,位于湖南长沙的国防科技大学一片葱绿。 从最初的银河1号超级计算机,到后来的天河1号天河2号,这里见证了40年来中国的超级计算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落后到领先的历史跨越。

有学者是无愧于这一飞跃的证据者和参与者。 他是肖立权,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的副总裁。

1997年,肖立权博士毕业,进入超级计算机研发团队。 刚工作,一个军队的研发任务落在了肖立权的队伍里。 在团队中,他负责芯片光电转换的逻辑设计。 这个问题的一部分,我在读书的时候没有学习过。 于是他自己买书,查阅文献,终于写了相应的代码。 但还不满意,肖立权突然发现,代码始终没有运行。

财讯:国防科技大学探索灿烂的“天河”

看到任务快完成了,他每天沉浸在项目里,无论白天晚上下班后,依然查各种资料,做计算模拟,经常吃饭都吃不上,晚上睡了几个小时。 往返两个多月,关键问题终于得到处理,整个研发可以持续进行。

超级计算机的开发,必须多次自主创新,必须大胆实现别人没有的技术创新。 否则,只能跟在别人后面。 肖立权说。 在超级计算机自主创新开发的道路上,肖立权和他的团队坎坷而稳固。

天河工程于2005年启动,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开始开发,标志着我国正在走向世界超级计算机的最高水平。

作为通用公共设施的天河超级计算机,能源消耗是当务之急,这是全世界棘手的问题。 但是有肖立权的天河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了cpu+gpu异构融合系统。 2009年,天河一号的研制成功,不仅能源消耗量大幅减少,而且以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计算速度创下中国超级计算机历史最高世界排名。 年11月,天河一号又将系统升级为天河一号a,首次让中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使cpu+gpu的异构融合系统成为国际主流。 从年6月开始,天河二号连续6次获得世界超级计算机冠军,其应用也从天河一号的科学计算扩展到了大数据解决、新闻服务等多个行业。

财讯:国防科技大学探索灿烂的“天河”

面对眼前的成绩,肖立权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将创新的目光投向了未来。 其实超级计算机技术攻关的方向一直没有改变,将来会在访问、通信、能耗、可靠性等几个方面。 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基础设施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应用中也出现了巨大的数据解决、人工智能等新的应用诉求,这也是我们进一步自主创新实现领先优势的机遇。 肖立权说。

财讯:国防科技大学探索灿烂的“天河”

我们目前着眼于核心关键部件的自主开发、软件生态的自主攻势,中国的e级超级计算机已经全力开发。 未来,超级计算机这个国家的瑰宝将通过数字模拟、模拟等功能,为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国防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面对未来,肖立权充满信心。 (本报记者金歆)

标题:财讯:国防科技大学探索灿烂的“天河”

地址:http://www.cmguhai.com/cxxw/17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