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99字,读完约3分钟

地方政府的债务率很可能在今年年底进入国际通行的100%~120%警戒区间

在12月8日举行的新格局下政府债务可持续快速发展研讨会上,财政部前副部长张弘力表示,地方国债借贷老旧,存在借款潜在风险。

为了缓解地方债的压力,目前地方政府可以发行再融资债券偿还到期债务本金,这也被称为还债。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地方发行再融资债券偿还本金14197亿元,占还款期限利息总额的比例约为61%。 这意味着地方债的6成资金来自借贷新的债务,依赖度很高。

受疫情冲击,今年地方财力空前紧张,民生等刚性支出较多,为了缓解地方债务压力,财政部允许地方今年最多发行1.84万亿元再融资债券,资金筹措用于偿还到期本金。 由于未来几年到期债务规模仍然很大,市场预计地方政府再融资债券将维持在高位。

地方借新还旧大大缓解了地方债务压力,但许多财税人告诉第一财经,有必要警惕这可能引发地方政府债务的道德风险。

张弘力还表示,中国政府显性债务风险低于国际通行的警戒线标准,但有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过大,财政偿还能力明显不足,存在债务风险。

财政部数据显示,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1.31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率82.9%,低于国际通行100%至120%的警戒标准。

但是,为了应对疫情的冲击,今年地方举债规模大幅增加,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约25.8万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内。

财政部官员公布,地方政府债务率很可能在今年年底进入国际通行的100%~120%警戒区间,政府的债务风险正在增大。 必须科学明确地方政府的最佳杠杆规模,发挥促进国债扩大的比较有效的投资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用,同时避免出现系统性风险。

张弘力在上述会议上也强调,必须重叠适度的杠杆作用。 要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宏观调控和财政收支平衡,科学明确债务规模和债务水平。

他指出,目前地方隐性债务规模较大,缺乏透明度,解决难度和价格较大。

财政部部长刘昆最近写道,14、5期应防止地方政府化解隐性债务风险。 规范化的监督机制决不允许增加隐性债务的新项目,铺设新的摊牌。 加强国有企事业单位监管,依法健全地方政府及其部门为企事业单位提供资金的机制,严禁地方政府以公司债务形式增加隐性债务。 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等要慎重遵守经营,综合考虑项目现金流量、抵押物等审慎授信,严禁为地方政府违规提供融资或协助地方政府变相举债。

财讯:地方偿债六成资金来自借新债  存在潜在偿债风险

经过近年来隐性债务的探底和整治,目前隐性债务增长的势头已经得到遏制,许多地方都在积极化解存量隐性债务。

张弘力建议加强财政体制改革,理顺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细化地方政府事权,明确政府事权边界。 这是处理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的长期机制。

我们还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政府债务管理的约束机制扩大社会监督和问责机制 同时,编制地方资产负债表,提高地方债务新闻的透明度,是切实化解隐形债务风险的重要前提。

标题:财讯:地方偿债六成资金来自借新债 存在潜在偿债风险

地址:http://www.cmguhai.com/cxxw/553.html